競技場模式

From Team Fortress Wiki
< Arena
Revision as of 16:29, 7 June 2012 by FreemBOT (talk | contribs) (Cosmetic changes)
Jump to: navigation, search
Lumberyard
我以我坦率誠實的本性,很明白跟你們說:我愛競技場模式
— 亞伯拉罕.林肯,第二次就職演說,1865 年

競技場模式(Arena)是一個於重裝兵更新時新增的遊戲模式,會讓紅隊藍隊在一張偏小的地圖中激烈地戰鬥。這模式並沒有重生的機制,所以勝利目標是某一隊必須要將另一隊殺到全數陣亡為止。如果兩隊在超過一分鐘後都還有人存活,那麼在中央的控制點將會解鎖,可讓殘存的人靠著佔領控制點而獲得勝利。

遊戲目標

參見: 競技場模式小技巧

在絕地要塞 2 中,競技場模式的地圖,是以兩隊戰鬥時還能保有各職業的活用及多樣性為基礎而設計的。相較於其他模式的地圖傾向於寬闊、整體性的戰略和玩法;競技場模式注重於個別的戰術,讓隊伍決定如何攻擊敵方以得勝。

競技場模式地圖的大致上都是小規模的地圖,回合時間也較短,以便玩家能夠更快地結束一場比賽。當一方隊伍隊員全數陣亡,或是其中一方成功佔領了中央控制點,這一回合才結束,中央控制點會在回合開始過後一段時間解除封鎖。每一回合的步調都非常快,也極具競爭性,因為模式強調隊伍的立即戰術選擇和反應。競技場模式比較適合小型的戰鬥,比方說 3 對 3 的 PK,但是也可以 12 對 12 的混戰。競技場模式有點像驟死戰-陣亡的玩家該回合不能重生,地圖也沒有重生區補給櫃。地圖中也幾乎沒有生命補充包,有的話也都放在很遠或是極高風險的地方(比方說,放在橫越懸崖的一根樹幹中間)。這強迫了隊伍必須要依賴補給器醫護兵來補充生命值。

輸掉的隊伍的某些玩家,下一回合可能得要坐冷板凳,以維持雙方的人數平衡和替換之前在旁觀戰的玩家上場。至於贏的那一方,下一回合不會有人得去觀戰。

至於第一滴血爆擊機制,也是競技場模式所獨有,搶先獲得的玩家可以用此來當作打擊敵方的優勢。

策略

主條目: 社群競技場策略

地圖

主條目: 地圖列表

競技場模式的地圖檔案都是 arena_ 開頭;社群地圖將以"雙引號"表示

地圖名稱 圖片 檔案名稱
Badlands
(競技場模式)
Arenabadlands.jpg arena_badlands
Granary
(競技場模式)
Arenagranary.jpg arena_granary
Lumberyard Arenalumberyard.jpg arena_lumberyard
Nucleus
(競技場模式)
160px arena_nucleus
"Offblast" Offblast 01.jpg arena_offblast_final
Ravine Arenaravine.jpg arena_ravine
Sawmill
(競技場模式)
Sawmill.PNG arena_sawmill
"Watchtower" Watch 01.jpg arena_watchtower
Well
(競技場模式)
Tg arenawell.jpg arena_well

相關成就

Leaderboard class scout.png 偵察兵

第一滴血
第一滴血
競技場模式中搶先殺敵。
第一滴血續集
第一滴血續集
以「第一滴血」爆擊加成殺死 5 名敵人。

更新紀錄

2008年8月19日更新 (重裝兵更新)

  • 新增競技場模式。
  • 新增地圖 Lumberyard、Ravine、Well、Granary、Badlands,皆為競技場模式版本。

2010年10月18日更新

  • 修正尚方寶鯖的打擊會自動觸發第一滴血機制的問題。

2011年6月28日更新

  • 修正一個第一滴血爆擊機制沒有在正確時間解除的問題。